学校概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新闻 > 学校要闻

崭新视角,启发教学

发表时间:2018-11-26 ; 发表人: 点击:收藏本文

——记于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20181119日到23日,华师附小一行教师来到上海进行交流学习。短短的几天,听取了上海市各位优秀教师的精彩演讲,收获颇为丰富。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到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听取高校长的关于后“茶馆式”教学的报告。

1.jpg

20181120日,空气中弥漫湿润的寒风,脚踏着一地金黄的法国梧桐叶,我们一行教师来到了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听高校长做了关于后“茶馆式”教学的报告。在短短的三小时的报告中,高校长深入浅出,风趣幽默地围绕后“茶馆式”教学进行分享。在分享中,高校长以后“茶馆式”为主线,分别从四个维度循序渐进展开:后“茶馆室”教学产生缘由;后“茶馆式”教学研究实践;后“茶馆式”教学的成果阐释;后“茶馆式”教学实际效果。

2.jpg

静院附校育人标语


一.后“茶馆室”教学产生缘由

1999年,静院附校把握课程改革契机,提出按学生“最佳发展期”设课,创学生“最近发展区”施教,开始了提高教育有效性的研究,朝着“轻负担、高质量”方向持续探索。但是,探索的过程必定是崎岖的。高校长以外地人听不懂上海话为例子,生动传达给在座教师现代教学的弊端:教师总是讲的太多,而且教师都是以自己的思维灌输给学生,所以无论教师强调多少遍,学生依旧听不懂。因为教师没有正视学生间差异,即使有关注,也只是在学业成绩上,除了大量练习和补课之外,缺少其他办法。另外,高校长提议要学会从价值维度、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去提炼典型课堂教学的成果。经过提炼与研究,他们发现这些教学改革都有一个共同点:颠覆了“一讲到底”的课堂教学结构。但是无论是后“茶馆室”教学,还是许多之后的教学改革,都存在一个问题:都试图用一种方式、方法和手段来概括所有课堂教学。因此,无论是何种教学改革,都需要传承、发展和创新。

3.jpg

二.后“茶馆式”教学研究实践

关于后“茶馆式”教学研究实践,高校长以三个方向展开。第一,一个核心——“议”。“议”的本质是让教学走向对话,包括与自己对话,与他人对话,也可以与客观世界对话;第二,两个关键干预因素。分别是学生自己能学的,教师不讲;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尤为关注“相异构想”的发展与解决。第三,三个发展。(1)教学方式更加多元——从“书中学”一种方式,到“书中学”、“做中学”两种方式并举;(2)教学方法更加灵活——从“读读”开始,到“读、议、听、练、讲”等多种方式选择;(3)教学手段更加现代——教学手段的创设,从讲台之上延伸到讲台之下。后“茶馆式”教学的研究实践,体现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差异发展的策略,运用了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的方法。

三.后“茶馆式”教学的成果阐释

后“茶馆式”教学,是遵循学生认知(或学习)规律,由教师帮助,学生自己学习的教学。它的基本特征是:学生自己能学的,教师不讲和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尤为关注“相异构想”的发展与解决。静院附校通过组织方式维度和认知方式维度提出了自己的教学方式和8个后“茶馆式”教学的教学策略,以“脚手架”创设和信息技术应用作为教学手段,遵循教无定法,对不同学段,学科,课型内容进行探索。

四.后“茶馆式”教学实际效果

在此,高校长给出了几个典型的数据突出了后“茶馆式”教学实际效果。分别是教学方式指数相比最高分(9分);各项指标(包括睡眠指数,校外补课指数)的雷达分析图;附校毕业生的各类学校的达线率。通过几个典型的数据,我们深刻认识到后“茶馆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改革方式,给予了静院附校源源不断的动力。

最后,高校长总结到:教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活动。后“茶馆式”教学是偏重于教学科学的研究。教学科学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探索,而教学科学性、艺术性、社会性的关系研究则更加任重道远。


撰稿:叶国辉  

审稿:唐凤妮